声音开关

语速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大字幕

重置

退出服务

|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海原县院 > 检务公开 > 新闻发布公告 > 正文
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检察院这场新闻发布会聚焦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2023-07-04    来源:    作者:张彦梅    【打印本页】    字体: [][ ][ ]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
2023-07-04

  5月3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召开主题为“检爱同行 共护花开——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履职”的新闻发布会。发布会通报了近年来检察机关推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主要情况,发布检察机关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履职典型案例,并回答了记者提问。最高检新闻发言人李雪慧主持发布会。

  依法从严惩处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最高检第九检察厅厅长那艳芳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检察机关始终坚持“零容忍”态度,依法从严惩处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厉打击利用网络“隔空猥亵”未成年人、线上联系线下侵害未成年人、搭建运营涉未成年人色情网站、利用即时通讯工具、直播平台传播涉未成年人淫秽物品、侵犯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等犯罪活动,保持强有力打击震慑,坚决避免让网络空间成为孩子的伤、家长的苦、社会的痛。2020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起诉涉嫌利用电信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犯罪7761人。起诉“隔空猥亵”“线上联系、线下性侵”等犯罪占性侵未成年人犯罪近六分之一。

  依法惩戒帮教涉嫌网络犯罪的未成年人

  那艳芳表示,检察机关坚持依法惩戒和精准帮教相结合,准确甄别未成年人在网络犯罪中的地位、作用,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处置措施,提升教育感化挽救工作实效。对于情节严重的犯罪,坚决依法惩治,让涉罪未成年人充分感受法治威严。2020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起诉未成年人涉嫌利用电信网络实施犯罪7221人。对于主观恶性不大、罪行较轻、属于初犯、偶犯、有积极悔改表现的未成年人,在依法从轻处理的同时,“宽容不纵容、严管又厚爱”。2020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对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未成年人依法适用附条件不起诉2749人,通过针对性开展精准帮教,帮助涉罪未成年人纠偏改错、迷途知返,重新回归社会。

  全面综合保护网络空间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那艳芳介绍,检察机关发挥未成年人检察业务集中统一办理优势,全面综合保护网络空间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一是多元救助保护未成年被害人;二是加强未成年人民事权益保护;三是积极推动未成年人公共利益保护;四是做好办案示范和规则指引。

  针对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民事权益受损多发易发但维权困难的情形,检察机关通过提供法律咨询引导、督促监护维权、民事支持起诉等工作,帮助未成年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于未成年人在网络消费、网络直播、游戏陪练等场景中超越其年龄和智力高额消费、高额打赏、高额充值等情形,检察机关通过依法支持起诉等方式,帮助未成年人维护权益、解决纠纷。对于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和隐私泄露、遭受网络侵扰等情形,检察机关通过依法支持提起侵权诉讼、人格权侵害禁令申请等方式,实现对未成年人人格权利的有效保护。

  立案办理涉及未成年人网络权益和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案件341件

  那艳芳介绍,针对一些短视频平台侵犯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电商平台面向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食品、网络平台存在涉毒品音视频信息等侵犯未成年人公益问题,检察机关积极、稳妥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通过行政公益诉讼督促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充分履行监管职责,通过民事公益诉讼使网络运营者承担民事责任,促推问题整改解决,有效维护未成年人公共利益。2020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涉及未成年人网络权益和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案件341件。

  预防为先,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未成年人安全用网上网

  那艳芳介绍,最高检梳理涉未成年人网络违法犯罪新特点新趋势,针对网络空间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乱象,2020年专门制发“六号检察建议”,推动相关部门共同推进网络空间侵害未成年人权益问题的综合治理。最高检结合办理知名短视频平台侵犯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权益案件发现的行业乱象和信息安全隐患等共性问题,2021年向国家网信办通报案件办理情况,提出开展行业专项治理、压实网络运营者责任、促进互联网企业对算法规则改进提升等工作建议,促推健全网络安全长效机制。

  那艳芳介绍,坚持预防为先,通过开展法治进校园、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制发“督促监护令”、网络安全宣传教育等多种方式,引导未成年人安全用网上网,有效防范网络违法犯罪。联动家庭、学校、社会、政府以及网络监管职能部门、网络企业等齐抓共管、有效预防,合力为未成年人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聚焦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难点痛点办理一批有影响、可示范的典型案件

  那艳芳介绍,最高检将指导各级院未检部门,聚焦家长揪心、社会关切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重点领域和难点痛点问题,集中力量办理一批有影响、可示范的典型案件、精品案件,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持续加大对下指导力度,加快组织编写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指导性案例,提炼推广体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特点的办案规则和有益经验,给各地更多的示范借鉴和方向引领。

  六件典型案例从各地报送的100多件案例中产生

  最高检第九检察厅副厅长陈晓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这批检察机关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履职典型案例是从各地推荐报送的100多件案例中“精挑细选、优中选优”产生的,既有对“涉嫌网络犯罪未成年人”惩戒帮教的案例,也有对“遭受网络犯罪侵害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的案例;既有防治未成年人网络沉迷方面的案例,也有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方面的案例。案件办理秉承“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体现了检察机关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领域融合履职、全面保护和诉源治理的司法理念,也反映了检察机关直面问题、应对挑战、倾情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履职担当和积极作为。

  重拳整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突出问题

  国家网信办网络法治局副局长唐磊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国家网信办将加快推进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深化专项行动工作成效,筑牢青少年模式保护防线,持续加大网络执法力度,进一步压实平台主体责任,重拳整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创新方式开展网络普法,策划制作一批青少年喜爱的优秀网络产品,积极宣传普及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法治素养。

  “大灰狼”隔空猥亵儿童已累计追诉此类犯罪3000余人

  最高检第九检察厅副厅长李峰在答记者问时表示,针对一些“大灰狼”通过网络聊天,胁迫女童自拍裸照上传,严重侵害儿童人格尊严和身心健康等问题,2018年最高检专门发布指导性案例,确立无身体接触猥亵行为(隔空猥亵)等同线下犯罪的追诉原则。指导性案例发布以来,累计追诉此类犯罪3000余人。同时,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通过自行补充侦查、督促引导公安机关调查取证,深挖细查犯罪事实,有力指控犯罪。以2022年为例,当年办理涉未成年人的利用电信、网络犯罪案件中,纠正漏捕60人,纠正漏诉204人。

  此次典型案例发布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儿童工作处处长曾国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始终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作为工作重点,此次发布典型案例是坚决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严格落实法律规定的重要举措。6件典型案例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前网络领域涉未成年人犯罪样态,深刻揭示了网络犯罪对未成年人造成的危害和恶劣社会影响,对警示犯罪分子、引导社会公众、推动行业治理、筑牢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屏障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未成年人检察综合司法保护工作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最高检第九检察厅副厅长陈晓表示,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未成年人“四大检察”综合履职的制度优势,以高质量检察履职,促使未成年人检察业务集中统一办理实现“化学反应”,推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以检察司法保护融入其他“五大保护”,与社会各界携手并肩,全方位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成效显著。一是业务归口办理优势。二是多渠道发现监督线索优势。三是协同其他“五大保护”齐抓共管优势。四是一体履职优势。五是以案件办理推动互联网行业自治。

  未成年人网络犯罪呈现新特点、新趋势

  那艳芳在答记者问时表示,近年来,未成年人网络犯罪主要呈现出以下新特点、新趋势:

  一是未成年人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显上升。2020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审结(含起诉、不起诉)未成年人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人数分别为236人、3001人、5474人,2022年同比上升82.4%。因该罪属于最高法定刑为三年有期徒刑的轻罪,未成年人涉嫌该罪被检察机关作出相对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的人数较多,但其上游诈骗犯罪往往隐蔽性强、跨境、数额巨大等,危害严重。因此,如何预防未成年人成为信息网络诈骗活动的“工具人”,是当前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重要课题。

  二是未成年人涉嫌网络犯罪的类型多。大致可分为网络诈骗、赌博、涉毒、黑客、游戏诱发犯罪、直播诱发犯罪等类型。借助网络平台和网络空间,有的未成年人进行网络诈骗,有的传播淫秽物品,有的通过网络销售或者购买笑气、迷药等违禁品,还有的通过网络社交工具实施欺凌、敲诈勒索、寻衅滋事。

  三是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实施载体多样化。网络游戏、网络交友、网络追星、网络赌博、平台直播等,触网载体的多样化、不良信息的诱导性、未成年人的易受影响性,使得一些未成年人“耳濡目染”,增加了网络违法犯罪的可能性,给未成年人网络犯罪预防带来全新挑战。

【作者】:张彦梅
【来源】: